当前位置:首页 > 诗人简介 > 正文内容

廖燕的诗集_作品

ju67kgfg64个月前 (09-09)诗人简介2

    廖燕(公元1644-1705年),初名燕生,字柴舟,曲江人。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一介布衣,既无显赫身世,又乏贤达奥援,所以生前死后,均少人知。待道光年间,阮元主修《广东通志》,其集已难寻觅。他一生潦倒,在文学上却颇有成就。

    人物生平

      十九岁时补为秀才,隐居不仕,在武水西筑“二十七松堂”潜心经史,攻古文词。

      廖燕著述颇丰,收辑为《二十七松堂集》,共十卷,包括论、辩、说、记、序、文、尺牍、传、墓志铭、杂著、疏、书后、词、诗等。共计文370篇(含卷一自序),诗551首。代表作是《金圣叹先生传》。廖燕多才多艺,善草书,如古木寒石,能戏曲。《三编清代稿钞本》收录其诗作25首。

      廖燕的散文充满强烈的批判社会的精神:对程朱理学,他持批判态度,揭露统治者“以梦愚天下后世”;对科举制度,也持批判态度,认为这套制度是为统治者钳制思想言论;他呼吁文章用世,提出布衣与人主平等,这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他的人物传记往往能写出传主的精神气质;山水游记情景结合,表现自己的个性;小品文随心所欲,纵横自如。他对自己文章与统治者的矛盾有充分的认识,并看到这是才是他所追求的价值所在:“不遇之文,其文必佳,……佳者必传,是天将传吾文也。”近代以来,廖文的思想内涵越来越受研究者的重视。

      廖燕也使清代岭南散文进入更高境界。其中“杂著”载杂剧《醉画图》、《镜花亭》、《诉琵琶》、《续诉琵琶》等四种。其中《诉琵琶》是廖燕传奇中思想性、艺术性最高的作品。

      同治元年(1862,日本文久二年),《二十七松堂集》流传到日本,引起日本汉学家的极大兴趣,为之刻刊。盐谷世弘在序文中称赞说:“廖燕文以才胜,文章能继承明代文风,可说是明代文坛的大殿军。”又说他一生未作过清朝的官吏,是因为他是明代的遗民,清朝统治者对他不放心,不敢使用他。光绪十年(1884,日本明治十七年),日本人伊豫近藤元粹也将廖燕列为中国明清文坛八大家之一,赞其文章雄瞻杰出,笔有奇气。并认为廖燕并非是甘心隐逸的高士,而是毕生不得志的潦倒布衣。依田百川说:“柴舟(文)的峭刻古奥,几符乎介甫(王安石)。”廖燕的文集曾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过贡献,这在粤北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其遗诗入选清朝国诗,被列为“广东诗粹”。

      今人评廖燕“匕首寸铁,刺人尤透”。

    廖燕的诗词

    舟过清远峡望飞来寺

    山寺隔烟水,舟人指古碑。入云松影密,出峡磬声迟。

    台阁峰能遍,神仙事可疑。当年来去迹,岩下老僧知。

    春夜丹霞山乐说上人院坐雨

    高斋添客坐,镫影隔长林。一雨催春尽,千峰落磬深。

    虬奔岩石火,寒逼草蛩吟。莫厌通宵语,平生祇此心。

    饮酒

    万古此一时,天地为我宅。纷纷各有求,何时免忧戚。

    我心清且闲,顺逆等朝夕。微酣意自佳,兴至境多适。

    悠悠欲忘言,仰睇寒空碧。

    粤王台怀古

    粤峤犹存拜汉台,东南半壁望中开。

    命归亭长占王业,人起炎方见霸才。

    日月行空从地转,蛟龙入海卷潮回。

    山川自古雄图在,槛外时闻绕电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r88.com.cn/sr/?id=20180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