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解释_读写
譚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譚 |
拼音 | tan |
读音 | 读tán的字 |
五笔 | YSJH |
部首 | 部首是言的字 |
仓颉 | YRMWJ |
简繁对应 | 谭 |
郑码 | SFKE |
四角 | 01646 |
电码 | 6223 |
区位 | |
五行 | |
注音 | ㄊㄢˊ |
结构 | 左右结构的字 |
分类 | 姓标准字 |
笔顺读写 | 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折、竖、竖、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
统一码 | 8B5A |
形近字 | 䜖,谭,? |
总笔画 | 共19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
英语翻译 | surname,to talk |
部首是[言]的字
詖(bì ) 諨(fú ) 誺(chī,lài ) 諅(jì,jī ) 䛥(xì ) 誒(ēi,éi,ěi,èi,xī ) 讀() 詘(qū ) 誤(wù ) 誗(chán ) 諷(fěng ) 䜢(xiǎn ) 訋(diào ) 譢(suì ) 諺(yàn ) 䛐(cí ) 䜙(án ) 設(shè ) 詯(huì ) 䜆(mò,nèi,shé,suì,zhé ) 訸(hé ) 讇(chǎn ) 誋(jì ) 䜉() 謷(áo ) 謨(mó ) 詁(gǔ ) 謋(huò ) 䛀(fǎn ) 證(zhèng )读音是[tán ]的字
郯 磹 憛 醰 燂 䃪 曇 婒 墵 談 墰 䉡 谭 檀 㽑 壜 顃 谈 昙 䕊 譠 錟 貚 榃 譚 潭 罎 壇 藫 䊤笔画是[19]的字
匶 櫫 韼 缵 騔 蟺 蟶 瓈 蹾 瀘 鵳 䳡 䁾 顛 麴 䆾 軅 壛 嚭 醱 䪯 鏧 巅 㰂 鳖 㙾 礟 騭 㠣 蟿譚字组词
汉字解释
见“谭”。
康熙字典
譚【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音覃。《玉篇》大也,誕也,著也。《大戴禮·子張問入官》修業居久而譚。《註》謂安縱也。《成公綏·嘯賦》參譚雲屬。《註》譚,猶著也。參譚,不絕。
又國名。《春秋·莊十年》譚子奔莒。《杜註》譚國在濟南平陵縣西南。
又姓。譚子之後。《後漢·逸民傳》太原譚賢。
又《正韻》與談同。《魏志·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譚。《莊子·則陽篇》夫子何不譚我于王。
又通作覃。《詩·大雅》實覃實訏。《鄭箋》覃或作譚。
又《廣韻》《集韻》徒感切,覃上聲。亦大也。
又叶徒黃切,音唐。《急就章》曹富貴,尹李桑。蕭彭祖,屈宗譚。《說文》本作〈言〉。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六】【邑部】
國也。齊桓公之所滅。从邑覃聲。徒含切〖注〗臣鉉等曰:今作譚,非是。《說文注義》有譚長,疑後人傳寫之誤。
说文解字注
()國也。齊桓公之所滅。衞風曰。譚公維私。小雅曰。東國困於役而傷於讒。譚大夫作大東以告病。左傳莊十年曰。齊師滅譚。譚無禮也。譚子奔莒。同盟故也。今濟南府府東南七十里有故譚城。在二志濟南郡之東平陵縣。東平陵故城在今濟南府府東七十五里。从邑。聲。徒含切。古音在七部。按詩、春秋、公、榖皆作譚。許書又無譚字。葢許所據從邑。齊世家譌作郯。可證司馬所據正作。譚古今字也。許書有譚長。不以古字廢今字也。
方言
◎ 粤语:taa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m2 [梅县腔] tam2 [台湾四县腔] tam2 [东莞腔] tam2 [陆丰腔] tam3 [客英字典] tam2 [客语拼音字汇] tam2 [宝安腔] ta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