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解释_读写
苓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苓 |
拼音 | ling |
读音 | 读líng的字 |
五笔 | AWYC |
部首 | 部首是艹的字 |
仓颉 | TOII |
简繁对应 | 苓 |
郑码 | EOW |
四角 | 44302 |
电码 | 5376 |
区位 | 6063 |
五行 | 五行属木的字 |
注音 | ㄌㄧㄥˊ |
结构 | 上下结构的字 |
分类 | 姓 |
笔顺读写 | 横、竖、竖、撇、捺、点、横撇/横钩、点 |
统一码 | 82D3 |
形近字 | 蓮,䕘 |
总笔画 | 共8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12234454 |
英语翻译 | fungus,tuber,licorice |
部首是[艹]的字
莻() 䕖() 蔲(kòu ) 薖(kē ) 蓀(sūn ) 蘏(jiōng ) 䕳(mí ) 苑(yuàn ) 薏(yì ) 荩(jìn ) 蒙(mēng,méng,měng ) 蕌(lěi ) 蔞(lóu ) 蒷(yún ) 蘖(niè ) 蓋(gài,gě,hé,hài ) 苐(dì,tí ) 荽(suī ) 虄() 蒢(chú ) 孽(niè ) 菡(hàn ) 䒶() 蔶(zé ) 䕁(fěi ) 蒲(pú ) 芏(dù ) 莙(jūn ) 䕶(hù ) 蘧(qú )读音是[líng ]的字
靈 䔖 夌 鲮 祾 龄 㲆 䡼 苓 舲 紷 竛 軨 菱 麢 凌 㱥 柃 淩 零 囹 秢 澪 伶 䴇 狑 㯪 蛉 琌 䰱笔画是[8]的字
甙 咙 狖 波 㕷 沵 㸞 斦 剁 苪 怫 狉 疝 松 泓 䃾 咄 呹 陎 岴 抩 臥 绂 肷 饱 囹 绁 岤 癷 咘苓字组词
汉字解释
见
康熙字典
苓【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說文》卷耳也。《爾雅·釋草》菤耳,苓耳也。《註》卷耳形似䑕耳,叢生如盤。《陸璣疏》可煑爲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如婦人耳璫。幽州謂之爵耳。《博雅》苓耳,枲耳也。
又《詩·邶風》山有榛,隰有苓。《傳》苓,大苦也。
又茯苓,藥名。《淮南子·說山訓》千年之松,下有茯苓。《魏志》潁川郤儉,能辟穀餌茯苓。
又豬苓。《本草註》其塊黑,似豬矢,故名。《韓愈·進學解》是猶昌陽引年,而進以狶苓也。
又地名。《晉書·地理志》扶苓縣,屬九德郡。
又通零。《說文》草曰苓,木曰落。
又《集韻》靈年切,音蓮。草名。《枚乗·七發》蔓草芳苓。《註》古蓮字。《韻會》亦作蘦。
又作䕘。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苓【卷一】【艸部】
卷耳也。从艸令聲。郎丁切
说文解字注
(苓)苓耳、逗。二字各本脫。今補。說見苦字下。卷耳艸。艸字各本作也。今依韵會所引。釋艸、毛傳皆曰。卷耳、苓耳也。从艸。令聲。郞丁切。古音在十二部。
方言
◎ 粤语:li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n2 [梅县腔] lin2 [海陆丰腔] lin2 [宝安腔] lin2 [客语拼音字汇] lin2 [客英字典] li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