奰解释_读写
奰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奰 |
拼音 | bi |
读音 | 读bì的字 |
五笔 | LLLD |
部首 | 部首是大的字 |
仓颉 | WLWWK |
简繁对应 | 奰 |
郑码 | LKLG |
四角 | 60804 |
电码 | 8253 |
区位 | |
五行 | 五行属水的字 |
注音 | ㄅㄧˋ |
结构 | 上下结构的字 |
分类 | 生僻字 |
笔顺读写 | 竖、横折、竖、竖、横、竖、横折、竖、竖、横、竖、横折、竖、竖、横、横、撇、捺 |
统一码 | 5970 |
形近字 | ? |
总笔画 | 共18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252212522125221134 |
英语翻译 | anger |
部首是[大]的字
奯(huò ) 㚝(kuí ) 奇(qí,jī ) 奙(běn ) 奐(huàn ) 㚖(gǎo ) 夰(gǎo ) 奀(ēn ) 夲(tāo,běn ) 奰(bì ) 夨(cè ) 㚔(niè ) 套(tào ) 奤(pò,hǎ,tǎi ) 夺(duó ) 奪(duó ) 夽(yǔn ) 奟(bēng ) 奡(ào ) 奬(jiǎng ) 夭(yāo ) 奠(diàn ) 夹(jiā,jiá,gā ) 夾(jiā,jiá,gā,xiá ) 奁(lián ) 㚕(fú,bì ) 头(tóu,tou ) 夼(kuǎng ) 㚜(xù,yù ) 㚘(bàn )读音是[bì ]的字
䫁 鼊 璧 魓 疪 蓽 睤 㻫 鏎 弼 熚 驆 婢 滗 㯇 荜 皕 駜 䊧 堛 縪 煏 愊 粊 䧗 梐 鷩 䎵 避 痺笔画是[18]的字
騅 藪 皧 臍 擥 㪫 篽 䉒 饁 㹗 鬅 燻 㦚 鎳 襡 䫙 颣 鵢 㽈 蹦 䲢 襛 嬻 譀 䒆 繎 懫 櫉 鮷 鎗奰字组词
汉字解释
(1)(动)〈书〉怒。
(2)(动)〈书〉壮大。
康熙字典
奰【丑集下】【大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集韻》《韻會》平祕切《正韻》毗意切,音備。《說文》壯大也。一曰迫也。
又怒也,不醉而怒謂之奰。《詩·大雅》內奰于中國,覃及鬼方。《註》自近及遠,無不怨怒也。本作,从三目三大,今省作奰。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十】【大部】
壯大也。从三亣三目。二目爲,三目爲,益大也。一曰迫也。讀若《易》虙羲氏。《詩》曰:“不醉而怒謂之。”平祕切文八
说文解字注
()壯大也。从三大三目。會意。二目爲。?各本作?。誤。今正。三目爲。益大也。說會意之恉。張衡、左思賦皆用奰㞒字。而譌作贔屓。俗書之不正如此。㞒見尸部。臥息也。許器反。一曰迫也。別一義。讀若易虙羲氏。今易辭作包犠氏。孟氏、京氏作伏戲。許作虙義。鄭大⺊注、應氏風俗通同。虙古音讀如密。奰古音同。今音平祕切。詩曰。不醉而怒謂之奰。大雅蕩曰。內奰于中國。毛傳曰。不醉而怒謂之奰。於壯義、迫義皆近。不言詩傳曰者、猶書曰仁覆閔下則偁旻天。不言書傳。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易曰井者法也。不言易說也。
方言
◎ 粤语:bei6
◎ 客家话:[梅县腔] pi5 [海陆丰腔] pi6 [客英字典] pi5 [台湾四县腔] pi5
◎ 潮州话:b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