蠣解释_读写
蠣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蠣 |
拼音 | li |
读音 | 读lì的字 |
五笔 | JDAY |
部首 | 部首是虫的字 |
仓颉 | LIMTB |
简繁对应 | 蛎 |
郑码 | IGLZ |
四角 | 51127 |
电码 | 5869 |
区位 | |
五行 | |
注音 | ㄌㄧˋ |
结构 | 左右结构的字 |
分类 | 标准字 |
笔顺读写 | 竖、横折、横、竖、横、点、横、撇、横、竖、竖、竖、横折、横、横、竖、横折钩、竖、提、点 |
统一码 | 8823 |
形近字 | ?,蠇,蛎 |
总笔画 | 共20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
英语翻译 | oyster |
部首是[虫]的字
蛢(píng ) 蚈(qiān ) 蚩(chī ) 蜤(sī ) 蜕(tuì ) 螙(dù ) 蝤(yóu,qiú ) 蛀(zhù ) 螰(lù ) 䗋(móu ) 蛂(bié ) 虿(chài ) 蚺(rán ) 螾(yǐn ) 蛙(wā ) 䗯(jìn ) 蟖(sī ) 蜵(yuān ) 蛼(chē ) 蠙(pín ) 螣(téng ) 蚳(chí ) 蠗(zhuó ) 蝾(róng ) 䘊(miè ) 䘍(chài ) 蟭(jiāo ) 蠴(shǔ ) 蚨(fú ) 蠏(xiè )读音是[lì ]的字
荔 濿 䅄 悷 䔉 叓 栃 立 㾐 蠇 瑮 笠 藶 秝 莅 䥶 瓅 雳 䰛 珕 蒚 娳 蜧 隶 睙 鷅 栛 吏 历 䘈笔画是[20]的字
㘕 灂 饑 鏷 䥟 鰈 齟 斆 醴 儶 幱 馨 䗿 酅 鬑 鐤 䮬 䡷 魔 䠨 壣 䳪 鶫 䧰 㰍 䌧 鐭 爖 䗾 皾蠣字组词
汉字解释
〔牡~〕軟體動物,有兩個貝殼,生活在淺海泥沙中。肉可食,味鮮美,亦能提制蠔油。殼燒成灰可入藥。亦稱蠔、“海蠣子”。
康熙字典
蠣【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例。《說文》作蠇。蚌屬。似螊微大,出海中,今民食之。《類篇》雕百歲化爲蠇。《廣韻》牡蠣也。《酉陽雜俎》牡蠣言牡,非謂雄也,介蟲中唯牡蠣是鹹水結成也。《本草》今海旁皆有之,附石而生,磈礧相連如房,呼爲蠣房,晉安人呼爲蠔莆。《郭璞·江賦》蠣磈磥而碨䃁。《註》《臨海水土物志》曰:蠣長七尺。《南越志》曰:蠣形如馬蹄。
又石蠣。《本草》海鷂魚,一名石礪。
又《韻會》《正韻》落蓋切,音賴。義同。亦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蠇【卷十三】【虫部】
蚌屬。似螊,微大,出海中,今民食之。从虫萬聲。讀若賴。力制切
说文解字注
(蠇)蚌屬。佀螊大。螊卽上文長寸而白者。據本艸經牡蠣條注。則此物有絕大者。不得云似螊大也。且蛤下作厲。云秦謂之牡厲。似蛤屬有厲。蚌屬有蠇。其字不必同。不煩以本艸牽合也。許所聞或與後人不盡合。讀書不貴盡信。出海中。今民食之。从虫。萬聲。讀若賴。力制切。十五部。
方言
◎ 粤语:la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6 [客语拼音字汇] li4 [台湾四县腔] li5 [客英字典] li5 [宝安腔] li3 [梅县腔] li5
◎ 潮州话:l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