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解释_读写
之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之 |
拼音 | zhi |
读音 | 读zhī的字 |
五笔 | PPPP |
部首 | 部首是丶的字 |
仓颉 | INO |
简繁对应 | 之 |
郑码 | WA |
四角 | 30302 |
电码 | 0037 |
区位 | 5414 |
五行 | 五行属火的字 |
注音 | ㄓ |
结构 | 独体结构的字 |
分类 | 常用字 |
笔顺读写 | 点、横撇/横钩、捺 |
统一码 | 4E4B |
形近字 | 㞢,?,? |
总笔画 | 共3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454 |
英语翻译 |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it,him her,them,go to |
部首是[丶]的字
义(yì ) 丼(jǐng,dǎn ) 必(bì ) 屰(nì,jǐ ) 鼡(shǔ ) 农(nóng ) 为(wéi,wèi ) () 之(zhī ) 丶(zhǔ ) 半(bàn ) 举(jǔ ) 丷(bā ) 良(liáng ) 永(yǒng ) 州(zhōu )读音是[zhī ]的字
䵹 脂 倁 泜 鳷 衼 綕 䓡 巵 蜘 鼅 支 祬 祗 䧴 鴲 胝 卮 蘵 㩼 肢 芝 栀 榰 䓜 秓 梔 之 椥 胑笔画是[3]的字
女 㔿 川 土 亽 上 凢 忄 大 乞 三 兀 彐 子 囗 女 亐 亿 也 扌 门 夕 叉 乇 卂 弋 夂 宀 乡 凡之字组词
汉字解释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康熙字典
之【子集上】【丿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又《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之【卷六】【之部】
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屬皆从之。止而切
说文解字注
(之)出也。引伸之義爲往。釋詁曰之往是也。按之有訓爲此者。如之人也。之德也。之條條。之刀刀。左傳。鄭人醢之、三人也。召南毛傳曰。之事、祭事也。周南曰。之子、嫁子也。此等之字皆訓爲是。之有訓爲上出者。戴先生釋梓人曰。頰側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須鬛是也。象艸過屮。過於屮也。枝莖漸益大。有所之也。莖漸大、枝亦漸大。勢有日新不巳者然。一者地也。凡之屬皆从。止而切。一部。
方言
◎ 粤语:z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1 [梅县腔] tje1 [陆丰腔] zih1 [客英字典] zhi1 zih1 [东莞腔] zu1 [海陆丰腔] zih1 zhi1 [宝安腔] zu1 [沙头角腔] zi1 zu1 [台湾四县腔] zih1
◎ 潮州话:ze1 (tsur)【潮阳】z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