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解释_读写
口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口 |
拼音 | kou |
读音 | 读kǒu的字 |
五笔 | KKKK |
部首 | 部首是口的字 |
仓颉 | R |
简繁对应 | 口 |
郑码 | JA |
四角 | 60000 |
电码 | 0656 |
区位 | 3158 |
五行 | 五行属木的字 |
注音 | ㄎㄡˇ |
结构 | 独体结构的字 |
分类 | 姓常用字 |
笔顺读写 | 竖、横折、横 |
统一码 | 53E3 |
形近字 | ?,?,叩 |
总笔画 | 共3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251 |
英语翻译 | mouth,open end,entrance,gate |
部首是[口]的字
噎(yē ) 咜(tuō ) 哺(bǔ ) 嚶(yīng ) 噓(xū,shī ) 嘹(liáo ) 喗(yǔn ) 咽(yān,yàn,yè ) 嚖(huì ) 唍(wǎn ) 㖣(tòu ) 另(lìng ) 嚦(lì ) 嗬(hē ) 呧(dǐ ) 㘆(tái ) 嗈(yōng ) 㖐(wěi ) 唟() 㖂(yì ) 啘(wā,yuē ) 吳(wú ) 器(qì ) 哛() 噧(xiè ) 哼(hēng,hng ) 嚜(me,mèi,mò ) 㘛() 呡(wěn,mǐn ) 咑(dā )读音是[kǒu ]的字
劶 㔚 口笔画是[3]的字
卪 夂 卫 㐈 亐 屮 巾 彐 廾 丌 彡 亡 上 小 犭 乆 女 亼 干 千 个 乇 夕 辶 飞 万 乡 广 三 凢口字组词
汉字解释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康熙字典
口【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正韻》苦厚切,上聲。《說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易·頤卦》自求口食。《書·大禹謨》唯口出好興戎。
又戸口。《孟子》數口之家。《前漢·宣帝紀》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
又《李陵傳》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單于爲兵,以備漢軍。
又姓。《唐韻》今同州有之。《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祿。
又古口,複姓。《正字通》漢有古口引。
又壺口,山名。《書·禹貢》冀州旣載壺口。
又谷口,地名。《史記·范睢傳》北有甘泉谷口。《註》九嵏山中西謂之谷口。
又列口,縣名。《前漢·地理志》樂浪郡,列口縣。
又《史記·倉公傳》切其脉時,右口氣息。《註》右手寸口也。脉經,從魚際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
又《韻補》苦動切,音孔。《釋名》口,空也。空上聲。
又叶康杜切,音苦。《詩·小雅》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前漢·溝洫志》且漑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宋玉·風賦》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緣泰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下叶音戸。◎按唐韻正,口古音苦。引朱子韓文考異云:今建州人謂口爲苦,走爲祖。雖出俚俗,亦由音本相近,故與古暗合也。是直以爲口當讀作苦,非止叶音矣。
又叶恪侯切,音彄。《梁法雲·三洲歌》三洲斷江口,水從窈窕河傍流。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口【卷二】【口部】
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凡口之屬皆从口。苦后切
说文解字注
(口)人所㠯言食也。言語、飮食者口之㒳大耑。舌下亦曰。口所以言別味也。頤象傳曰。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象形。苦厚切。四部。凡口之屬皆从口。
方言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