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解释_读写
阳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阳 |
拼音 | yang |
读音 | 读yáng的字 |
五笔 | BJG |
部首 | 部首是阝的字 |
仓颉 | NLA |
简繁对应 | 陽 |
郑码 | YKVV |
四角 | 76200 |
电码 | 7122 |
区位 | 4984 |
五行 | 五行属土的字 |
注音 | ㄧㄤˊ |
结构 | 左右结构的字 |
分类 | 姓常用字 |
笔顺读写 |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竖、横折、横、横 |
统一码 | 9633 |
形近字 | 陽,阦,氜,昜,?,?,?,?,? |
总笔画 | 共6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522511 |
英语翻译 | \'male\' principle,light,sun |
部首是[阝]的字
鄘(yōng ) 郉(xíng ) 陵() 陊(duò ) 邙(máng ) 陱(jū ) 陡(dǒu ) 郂(gāi,hái ) 鄴(yè ) 鄋(sōu ) 隢(rǎo ) 郻(qiāo ) 隃(yú,yáo,shù ) 鄢(yān ) 郎() 郖(dòu ) 䧕(chéng,yù ) 邦(bāng ) 隌(àn ) 邺(yè ) 郡(jùn ) 䧦(wéi,huī ) 鄕(xiāng ) 邼(kuāng ) 䣄(tú ) 郐(kuài ) 陪(péi ) 鄊(xiāng ) 邴(bǐng ) 鄸(méng )读音是[yáng ]的字
珜 鰑 㟅 鸉 鍚 瘍 劷 飏 暘 䁑 疡 蛘 眻 楊 钖 洋 㬕 昜 䖹 陽 炀 阦 諹 霷 鴹 崸 徉 䬗 揚 敭笔画是[6]的字
吆 糹 伥 迁 耳 吀 㭁 并 伀 阴 军 刔 岌 多 芝 犱 讶 屻 汲 芎 乩 㞭 羊 㡯 岀 宅 伆 兇 肌 㶡阳字组词
汉字解释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
康熙字典
阳【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與陽同。見《字彙補》字註。(陽)〔古文〕《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羊。《玉篇》營天功,明萬物謂之陽。《說文》高明也。
又日也。《詩·小雅》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傳》陽,日也。《左傳·文四年》天子當陽。《禮·祭義》殷人祭其陽。《註》陽謂日中時也。《孟子》秋陽以暴之。
又《楚辭·遠遊》集重陽,入帝宮。《註》積陽爲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陽。
又《玉篇》雙也。
又月建。《爾雅·釋天》十月爲陽。《詩·小雅》歲亦陽止。
又《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癸曰昭陽。
又五月五日曰端陽,九月九日曰重陽,見《月令廣義》。
又《爾雅·釋山》山西曰夕陽,山東曰朝陽。《詩·大雅》度其夕陽。《又》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又水北也。《詩·大雅》在洽之陽。《穀梁傳·僖二十八年》水北爲陽。
又《釋名》丘高曰陽丘,體高近陽也。
又《詩·豳風》我朱孔陽。《傳》陽,明也。
又《玉篇》淸也。
又《詩·周頌》龍旂陽陽。《傳》陽陽,言有文章也。
又《詩·王風》君子陽陽。《傳》陽陽,無所用其心也。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陽禮敎讓,則民不爭。《註》陽禮謂鄕射飮酒之禮。
又國名。《春秋·閔二年》齊人遷陽。《註》陽,國名。《戰國策》塞漏舟而輕陽侯之波。《註》博物志,晉陽國侯溺水,因爲大海之神。
又《春秋·昭十二年》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于陽。《註》陽卽唐,燕別邑,中山有唐縣。
又縣名。《史記·高祖紀》西過高陽。《註》屬留。
又關名。《前漢·西域傳》去陽關七千八百二里。
又《左傳·昭二十四年》公孫于齊,次于陽州。
又陽城,山名。漢爲縣,屬潁川郡。
又古帝號。《史記·五帝紀》帝顓頊高陽氏。
又《釋名》立人,象人立也。或曰陽門,在前曰陽,兩旁似門也。
又《玉篇》傷也。
又《莊子·達生篇》西北方之下者,則泆陽處之。《註》泆陽,鬼名。
又《抱朴子·登涉篇》山中樹能人語者,非樹能語也,其精爲之,名曰雲陽。
又昌陽,菖蒲別名。《韓愈·進學解》昌陽引年。
又姓。《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陽子驂乗。《註》古仙人陽陵。《廣韻》周景王封少子於陽樊,後裔因邑命氏。
又漢複姓,有二十二氏:歐陽、高陽、靑陽、孫陽、子陽、周陽、涇陽、偪陽、梗陽、戲陽、鮭陽、葉陽、陵陽、鮮陽、櫟陽、濮陽、太陽、老陽、安陽、成陽、朱陽、索陽。
又通作揚。《禮·玉藻》盛氣顚實揚休。《註》顚,讀爲闐。揚,讀爲陽。盛身中之氣,使之闐滿其息,若陽氣之體物也。《釋名》陽,揚也,氣在外發揚也。
又與佯同。《禮·檀弓》陽若善之。《前漢·高帝紀》陽尊懷王爲義帝,實不用其命。
又音腸。《爾雅·釋詁》陽,予也。《註》魯詩云:陽如之何,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陽。《疏》漢書藝文云:魯申公爲詩訓,故是爲魯詩。其經云:陽如之何,申公以陽爲予,故引之。《釋文》陽,音腸。《五音集韻》俗作。《字彙》俗作阦。《字彙補》亦作陽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陽【卷十四】【部】
高、明也。从昜聲。與章切〖注〗、、,古文。
说文解字注
(陽)高朙也。闇之反也。从。不言山南曰昜者、陰之解可錯見也。山南曰陽、故从。毛傳曰。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昜聲。與章切。十部。
方言
◎ 粤语:joeng4
◎ 潮州话:iang5(îang) iên5/ion5(îe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