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解释_读写
草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草 |
拼音 | cao |
读音 | 读cǎo的字 |
五笔 | AJJ |
部首 | 部首是艹的字 |
仓颉 | TAJ |
简繁对应 | 草 |
郑码 | EKED |
四角 | 44406 |
电码 | 5430 |
区位 | 1861 |
五行 | 五行属木的字 |
注音 | ㄘㄠˇ |
结构 | 上下结构的字 |
分类 | 姓常用字 |
笔顺读写 | 横、竖、竖、竖、横折、横、横、横、竖 |
统一码 | 8349 |
形近字 | ?,?,?,?,艸,艹,騲 |
总笔画 | 共9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122251112 |
英语翻译 | grass,straw,thatch,herbs |
部首是[艹]的字
茿(zhú ) 蔍(lù ) 蘚(xiǎn ) 䒺(jǐn ) 葧(bó ) 葥(qián ) 薗(yuán ) 薹(tái ) 蔎(shè ) 茋(zhǐ ) 茝(chǎi ) 芴(wù,hū ) 蔹(liǎn ) 蒊(huā ) 藎(jìn ) 萿(kuò ) 芿(réng ) 葊(ān ) 蒯(kuǎi ) 苉(pǐ ) 䕕(màn ) 䓗() 䓭(chà ) 荘(zhuāng ) 莒(jǔ ) 蒒(shī ) 萹(biān,biǎn ) 萒(yǎn ) 䔜(nán ) 薋(cí,zī )读音是[cǎo ]的字
䒑 艸 草 愺 騲笔画是[9]的字
㭒 轸 栉 浂 垎 㞒 垗 哑 殂 迻 䢔 㣞 㚇 籸 烃 庣 枲 胦 姺 饸 赴 侰 浑 盺 逆 祑 㝖 凾 茤 迼草字组词
汉字解释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
康熙字典
草【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屮《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音懆。《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書·禹貢》厥草惟繇。《詩·小雅》在彼豐草。《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註》草艾,謂艾取草也。《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又《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註》草,粗也。
又《篇海》苟曰草草。《春秋·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註》遇者草次之期,二國各其禮也。《疏》草次,猶造次也。
又《詩·小雅》勞人草草。《傳》草草,勞心也。
又《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又《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註》謂爲文之草藳。《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後漢·寵傳》蕭何草律。
又《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又姓。《正字通》草中。
又《韻補》脞五切,徂上聲。《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又此苟切,凑上聲。《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又《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草【卷一】【艸部】
草斗,櫟實也。一曰象斗子。从艸早聲。〖注〗臣鉉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别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以染帛,爲黑色,故曰草。通用爲草棧字。今俗書皁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無以下筆。自保切
说文解字注
(草)草、逗。櫟實也。一曰象斗。木部。栩?也。其皁一曰樣。又曰。?、栩也。又曰。樣、栩實也。按此言櫟者、卽栩也。陸璣云。栩今柞櫟也。徐州人謂櫟爲杼。或謂之栩。其子爲皁。或言皁斗。其殻爲汁。可以染皁。今京洛及河内多言杼汁。或云橡斗。按草斗之字俗作皁、作皂。於六書不可通。象斗字當從木部作樣。俗作橡。从艸。早聲。自切。古音在三部。周禮大司徒。其植物宜早物。假借早晚字爲之。籒文作?。
方言
◎ 粤语:c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