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解释_读写
迹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迹 |
拼音 | ji |
读音 | 读jì的字 |
五笔 | YOPI |
部首 | 部首是辶的字 |
仓颉 | YYLC |
简繁对应 | 迹 |
郑码 | SNOW |
四角 | 30303 |
电码 | 6619 |
区位 | 2803 |
五行 | 五行属火的字 |
注音 | ㄐㄧˋ |
结构 | 半包围结构的字 |
分类 | 常用字 |
笔顺读写 | 点、横、撇、竖钩、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
统一码 | 8FF9 |
形近字 | ?,?,蹟,跡,脔,䢌,䟱,? |
总笔画 | 共9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
英语翻译 | traces,impressions,footprints |
部首是[辶]的字
暹(xiān ) 䢫(suí ) 遏(è ) 遷(qiān ) 䢡(xiè ) 遆(tí,dì ) 退(tuì ) 进(jìn ) 返(fǎn ) 邇(ěr ) 逗(dòu ) 䢖(yù ) 迆(yǐ,yí ) 䢙(bài ) 遤(mǎ ) 透(tòu ) 逎(qiú ) 遵(zūn ) 辿(chān ) 逆(nì ) 近(jìn ) 逵(kuí ) 遙(yáo ) 還(huán,hái ) 逕(jìng ) 迺(nǎi ) 䢰(tì ) 䢪(bó,cuì,jiǎo,nǔ,qián ) 邌(lí,chí ) 達(dá )读音是[jì ]的字
痵 際 忌 計 㻑 冀 觊 鬾 鯽 㳵 㾵 紀 穊 績 垍 季 懻 䝸 瀱 䶩 寂 勣 梞 既 鱀 䮺 継 计 记 㥍笔画是[9]的字
㧨 垟 柆 哉 咧 㞖 茨 垲 拸 俞 䌺 狭 虼 险 㫤 侮 炫 洼 㳘 後 柍 籹 珏 竼 浓 挏 垬 拻 庰 禺迹字组词
汉字解释
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血~。笔~。踪~。
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陈~。事~。史~。
3.形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康熙字典
迹【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說文》步處也。《廣韻》足跡也。《左傳·宣十二年》遷大國之迹于鄭。《前漢·揚雄傳》擬足而投迹。《淮南子·說山訓》足蹍地而爲迹。
又凡功業可見者曰迹。《書·武成》太王肇基王迹。《前漢·王褒傳》索人求士者,必樹霸迹。
又凡前人所遺留者曰迹。《莊子·天運篇》《六經》先王之迹也。
又凡有所遵循亦曰迹。《書·蔡仲之命》爾乃邁迹自身。《註》仲無所因,故曰邁迹。《前漢·平當傳》深迹其道,而務修其本。《註》謂求其踪迹。
又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迹。《淮南子·說山訓》循迹者,非能生迹者也。《唐書·魏徵傳》豈有君臣同心事形迹者。
又循實而考之亦曰迹。《前漢·功臣表》迹漢功臣。
又《杜欽傳》將以求天心,迹得失也。
又風迹,風化之迹也。《後漢·朱浮傳》頗欲厲風迹。
又迹射,尋迹而射也。《前漢·王尊傳》將迹射士千人。
又迹人,官名。《周禮·地官·迹人註》迹之言跡。知禽獸處也。
又與跡同。《文中子·問易篇》心跡之判久矣。
又與蹟通。《詩·小雅》念彼不蹟。《註》謂不循故道也。
又叶卽略切,音爵。《陸機·演連珠》火壯則煙微,性充則情約。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周京無佇立之迹。《集韻》或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迹【卷二】【辵部】
步處也。从辵亦聲。蹟,或从足責。,籒文迹从朿。資昔切〖注〗,古文迹。
说文解字注
(迹)步處也。莊子云。夫迹、履之所出。而迹豈履也。从辵。亦聲。迹本作。朿聲。故音在十六部。小篆改爲亦聲。則當入五部。而非本部之形聲矣。李陽冰云。李丞相持朿作亦。謂此字也。資昔切。古音在十六部。
方言
◎ 粤语:zi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ak7 [客英字典] ziak7 [海陆丰腔] ziak7 [陆丰腔] ziak7 [宝安腔] ziak7 zit7 [东莞腔] ziak7 [梅县腔] ziak7 zit7
◎ 潮州话:zia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