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字读写 > 正文内容

筝解释_读写

ju67kgfg65个月前 (08-17)汉字读写3

名称内容
汉字名称
拼音zheng
读音读zhēng的字
五笔TQVH
部首部首是竹的字
仓颉HNSD
简繁对应
郑码MRXB
四角88507
电码4620
区位8361
五行五行属木的字
注音ㄓㄥ
结构上下结构的字
分类常用字
笔顺读写撇、横、点、撇、横、点、撇、横撇/横钩、横折、横、横、竖钩
统一码7B5D
形近字
总笔画共12画的字
笔顺编号314314355112
英语翻译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kite

部首是[竹]的字

(jiǎo,jiào ) (děng ) (zhuó ) (cè,jí ) (shī,yí ) (nǎn ) (táng ) (zhòu ) (shǐ ) (tà ) (fán ) (nà,nèi,yǐ ) (hóng ) (zhì ) (yí ) (jiǎn,jiān ) (xiāo ) (lí ) (xīng ) (zhēn ) (zhuā ) (rèn ) (shān ) (jù ) (qìn ) () (duàn ) (péng ) (lù ) (lí )

读音是[zhēng ]的字

笔画是[12]的字

筝字组词

汉字解释

(1)(名)古代弦乐器;也叫古筝。

(2)(名)见“风筝”。

康熙字典

箏【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側莖切《集韻》《韻會》甾莖切。《正韻》甾耕切,音爭。《說文》鼓絃竹身樂也。《通典》箏,秦聲也。《急就篇註》箏,瑟類,本十二絃,今則十三。《風俗通》箏,蒙恬所造。《集韻》秦俗薄惡,有父子爭瑟者,各入其半,當時名爲箏。《釋名》箏,施絃高急,箏箏然也。《傅元·箏賦序》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史記·樂書》唐有軋箏。《註》以片竹潤其端,而軋之有聲。

簷前鐵馬曰風箏。風動成音,自諧宮商。《元稹·連昌宮辭》鳥啄風箏碎珠玉。

草名。《爾雅·釋草》傅,橫木。《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箏【卷五】【竹部】

鼓弦竹身樂也。从竹爭聲。側莖切

说文解字注

(箏)五弦筑身樂也。各本作弦竹身。不可通。今依太平御覽正。風俗通曰。箏、謹按樂記五弦筑身也。今幷梁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秦蒙恬所造。據此知古箏五弦。恬乃改十二弦。變形如瑟耳。魏晉以後。箏皆如瑟十二弦。唐至今十三弦。筑似箏、細項。古筑與箏相似、不同瑟也。言筑。身者、以見形如瑟者之非古也。言五弦筑身者、以見箏之弦少於筑也。宋書樂志改筑身爲瑟身。誤矣。从竹。筑本竹聲。故从竹。卽从筑省也。筑箏皆木爲之。爭聲。側莖切。十一部。

方言

◎ 粤语:zaang1 zang1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汉字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r88.com.cn/hz/?id=25322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