雹解释_读写
雹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雹 |
拼音 | bao |
读音 | 读báo的字 |
五笔 | FQNB |
部首 | 部首是雨的字 |
仓颉 | MBPRU |
简繁对应 | 雹 |
郑码 | FVRY |
四角 | 10712 |
电码 | 7192 |
区位 | 1702 |
五行 | 五行属水的字 |
注音 | ㄅㄠˊ |
结构 | 上下结构的字 |
分类 | 姓常用字 |
笔顺读写 | 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撇、横折钩、横折、横、竖弯钩 |
统一码 | 96F9 |
形近字 | 䨌,䨔,?,?,?,?,?,? |
总笔画 | 共13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1452444435515 |
英语翻译 | hail |
部首是[雨]的字
霛(líng ) 䨥(hù,huò ) 䨷(xiàn ) 䨪(mái ) 霴(dài ) 䨗(fú ) 霮(dàn ) 雨(yǔ,yù ) 霏(fēi ) 䨭() 霧(wù ) 霪(yín ) 霗(líng ) 霝(líng ) 䨬(lián ) 䨔(báo ) 霭(ǎi ) 䨓(léi,lèi ) 霉(méi ) 靆(dài ) 雯(wén ) 霠(yīn ) 雸(án ) 䨌(báo,bó ) 雩(yú ) 靈(líng ) 雪(xuě ) 霰(xiàn ) 䨯(zhèn ) 霦(bīn )读音是[báo ]的字
㿺 雹 䨔 䈏 窇 㵡 㼎笔画是[13]的字
鈲 嫫 綉 蓒 甃 蓤 㝦 慎 椻 腣 㻟 雏 撶 牑 腫 障 歂 蒗 楦 蔯 瑊 亂 楷 嫟 嗚 麁 䘒 詤 䂹 㨪雹字组词
汉字解释
(名)(~子)冰雹;空中降下来的冰块;多伴同雷阵雨出现。对农业有害。
康熙字典
雹【戌集中】【雨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唐韻》蒲角切《集韻》《韻會》《正韻》弼角切,音㩧。《說文》雨冰也。《大戴禮》陽之專氣爲霰,隂之專氣爲雹。霰雹者,一氣之化也。《註》陽氣在雨,溫暖如陽。隂氣薄之,不相入,搏而爲雹。故春秋榖梁說曰:雹者,隂脅陽之象也。《埤雅》隂包陽爲雹。申豐以爲古者藏冰固隂,沍寒而無雹,蓋陽無所洩,雹之所以生也。雹形似今半珠,其粒皆三出。雪六出成華,雹三出成實,雹冰之餘,造化權輿。曰:雹者,雨之冰也。
又曰:北方之氣,雲雨雹霰雪。《禮·月令》仲夏行冬令,則雹凍傷穀。《註》子之氣乗之也。陽爲雨,隂起脅之,凝爲雹。《左傳·昭四年》聖人在上,無雹。雖有,不爲災。《韻會補》洮岷閒,雨雹曰白雨。
又曰硬頭雨。宋紹興十七年,臨安雨雹,太學屋瓦皆碎。學宮諱言雹,遂稱硬雨。
又《集韻》蒲沃切,音僕。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雹【卷十一】【雨部】
雨冰也。从雨包聲。,古文雹。蒲角切〖注〗、,古文。
说文解字注
(雹)雨仌也。仌舊作冰。今正。雨仌、謂自上而下之仌也。曾子曰。陰之專氣爲雹。劉向曰。盛陽雨水。溫暖而湯。陰氣脅之不相入。則轉而爲雹。故沸湯之在閉器而湛於甘泉則爲冰。此其驗也。左氏傳曰。聖人在上。無雹。雖有、不爲災。从雨。包聲。蒲角切。古音在三部。
方言
◎ 粤语:bo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ok8 [东莞腔] pau1 [台湾四县腔] pok8 [宝安腔] pok8 pau5 [梅县腔] pok8 [客英字典] pok8 [陆丰腔] po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