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字读写 > 正文内容

耿解释_读写

ju67kgfg65个月前 (08-17)汉字读写2

名称内容
汉字名称
拼音geng
读音读gěng的字
五笔BOY
部首部首是耳的字
仓颉SJF
简繁对应
郑码CEUO
四角19480
电码5105
区位2502
五行五行属火的字
注音ㄍㄥˇ
结构左右结构的字
分类次常用字
笔顺读写横、竖、竖、横、横、提、点、撇、撇、捺
统一码803F
形近字?
总笔画共10画的字
笔顺编号1221114334
英语翻译bright,shining,have guts

部首是[耳]的字

(zhí ) (dīng ) (zhǐ,zhì ) (lián ) (dān ) (ěr ) (hào ) (bǐ ) (dǐ,zhì ) (hóng ) (wēng ) (liáo ) (yì ) (lián ) (cōng ) (wén,wèn ) (guō ) (tíng ) (yé,yē ) (lóng ) (áo ) (yǒu ) (tīng ) (zhěn ) (ní ) (sǒu ) (zhì ) (tīng ) (lián ) (niè )

读音是[gěng ]的字

笔画是[10]的字

㿿

耿字组词

汉字解释

(1)(形)〈书〉光明。

(2)(形)耿耿。

(3)(Gěnɡ)姓。

康熙字典

耿【未集中】【耳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熲《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幸切,音。《說文》耳著頰也。

《廣韻》耿介也。《馮衍·顯志賦》獨耿介而慕古兮。《徐敬業詩》少年負壯氣,耿介立衝冠。

《韻會》不安也。《詩·衞風》耿耿不寐。《傳》耿耿,猶儆儆也。錢氏曰:耿耿,小明,心有所存,不能忘之貌。

光也。《書·立政》以覲文王之耿光。

與炯通。《晉語》其光耿於民矣。《註》耿,猶炤也。

地名。《左傳·閔元年》滅耿,滅霍,滅魏。《註》平陽皮氏縣東南有耿鄕。《括地志》霍晉州霍邑縣,故耿城,今名耿倉城,在絳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故耿國。

《山海經》耿山無草木,多水碧。

姓。漢耿弇,耿况。

《集韻》俱永切,音憬。光也。本作炅。

《集韻》涓熒切《韻會》古熒切,音扃。明白也。

通。幽州方言也。《蜀志·雍傳註》或曰雍本姓耿,幽州人語謂耿爲,遂隨音變之。◎按說文耿,耳著頰也,从耳,烓省聲。杜林說,耿,光也,从光聖省。凡字皆左形右聲,杜說非也。徐鍇曰:凡字多右形左聲,此說或後人所加,或傳寫之誤,語載徐本說文。蓋許以杜說爲非,徐以許左形右聲爲誤。字彙正字通錄其說,而不折衷其是非,不知耿光也。以杜說爲優,至謂凡字皆左形右聲,與凡字多右形左聲,則許徐之說皆非也。周禮、六書賈公彥疏辨之詳矣。賈之言曰:書有六體,形聲實多。若江河之類,是左形右聲。鳩鴿之類,是右形左聲。草藻之類,是上形下聲。婆娑之類,是下形上聲。圃國之類,是外形內聲。闅辮戚贏之類,是內形外聲。形聲之等有六也,附記於此。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耿【卷十二】【耳部】

耳箸頰也。从耳,烓省聲。杜林說:耿,光也。从光,聖省。凡字皆左形右聲。杜林非也。古杏切〖注〗徐鍇曰:“凡字多右形左聲,此說或後人所加,或傳寫之誤。”

说文解字注

(耿)耳箸頰也。頰者、面旁也。耳箸於頰曰耿。耿之言黏也。黏於頰也。邶風。耿耿不寐。傳曰。耿耿猶儆儆也。憂之聯綴於心。取義於此。凡云耿者、謂專壹也。杜林說皮傳耿光。而非字義。从耳。烓省聲。烓小徐作炯。大徐本舊皆作烓。烓讀若冂。見火部。耿古杏切。十一部。杜林說。耿、光也。古文尙書曰。文王之耿光。離騷注曰。耿、光也。又曰。耿、明也。从火。依韵會訂。聖省聲。凡字皆形又聲。杜說非也。徐鍇曰。此說或後人所加。

方言

◎ 粤语:gang2
◎ 客家话:[宝安腔] gen3 [海陆丰腔] kwen3 [客英字典] kwen3 [台湾四县腔] kwen3 [东莞腔] gen3 [客语拼音字汇] gen3 guen3 [梅县腔] gwen3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汉字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r88.com.cn/hz/?id=20068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