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解释_读写
痹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痹 |
拼音 | bi |
读音 | 读bì的字 |
五笔 | ULGJ |
部首 | 部首是疒的字 |
仓颉 | KWML |
简繁对应 | 痹 |
郑码 | TKAN |
四角 | 00121 |
电码 | 4036 |
区位 | 1752 |
五行 | 五行属水的字 |
注音 | ㄅㄧˋ |
结构 | 半包围结构的字 |
分类 | 次常用字 |
笔顺读写 | 点、横、撇、点、提、竖、横折、横、竖、横、横、撇、竖 |
统一码 | 75F9 |
形近字 | 疪,痺,? |
总笔画 | 共13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4134125121132 |
英语翻译 | paralysis,numbness |
部首是[疒]的字
癡(chī ) 瘮(shèn ) 㾹(chái ) 癠(jì ) 瘖(yīn ) 痵(jì ) 㾃(tuó ) 㾤() 痲(má ) 痯(guǎn ) 痻(mín ) 瘪(biē,biě ) 疝(shàn ) 痌(tōng,tóng ) 癭(yǐng ) 痓(chì ) 痢() 㾢(lài ) 疙(gē ) 疕(bǐ ) 㽷(shuì ) 疞(xū ) 癌(ái ) 癑(nòng,nóng ) 㿚(luò ) 㾦(pēi,pèi ) 㾌(xuǎn ) 癘(lì,lài ) 癍(bān ) 㾈(fù )读音是[bì ]的字
邲 貱 币 罼 嬖 㡀 铋 鄨 痺 髀 佖 诐 袐 彃 毖 䧗 㳼 閇 荜 駜 幣 繴 襞 毙 跸 㪤 䁹 必 蓽 避笔画是[13]的字
䢅 塍 輆 飬 跠 馳 歳 飹 賅 鉙 频 䎋 郒 㜋 艉 綘 傱 稗 遢 褚 彂 馴 䃂 塪 㾢 䴖 㓽 斒 塏 滨痹字组词
汉字解释
(名)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
康熙字典
痹【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必至切,音畀。《說文》濕病也。《正字通》內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爲痹。風氣勝者爲行痹,寒氣勝者爲痛痹,濕氣勝者爲著痹。註:風屬隂中之陽,善行而數變,凡走注歷節之類,俗名流火是也。隂寒之氣,乘於肌肉筋骨,則凝閉不通,故爲痛痹,卽痛風也。著痹者,重著不移,濕從上化,故病在肌肉,不在筋骨也。有心痹,肺痹,肝痹,腎痹,腸痹,胞痹。凡痹之類,逢寒則急,逢熱則縱。言寒則筋攣,故急。熱則筋弛,故縱也。程子曰:醫書以手足痿痹爲不仁。按病能篇云:痹而不仁,發爲肉痿。痿與痹分爲二,內經痹論痿論兩存,程子旣舉而兼言之,以痿痺相續而至,其爲不仁,一也。《淮南子·俶眞訓》谷氣多痹。《抱朴子至理卷》菖蒲乾薑之止痹濕。《嵆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危坐一時,痹不得搖。《註》痹,濕病也。
又矢名。《周禮·夏官·司弓矢》恆矢痹矢,用諸散射。《註》恆矢,安居之矢也。痹矢象焉,二者可以散射也。痹之言倫比也。
又《集韻》毗至切,音鼻。《集韻》病也。本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痹【卷七】【疒部】
溼病也。从疒聲。必至切
说文解字注
(痹)溼病也。素問痹論、痿論各爲篇。岐伯曰。風寒溼三氣襍至。合而爲?也。从。畀聲。必至切。十五部。
方言
◎ 粤语:be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5 bi3 [客英字典] bi5 [台湾四县腔] bi5 bi3 [梅县腔] bi5 [东莞腔] bi5 [宝安腔] bi5
◎ 潮州话:b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