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解释_读写
孜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孜 |
拼音 | zi |
读音 | 读zī的字 |
五笔 | BTY |
部首 | 部首是子的字 |
仓颉 | NDOK |
简繁对应 | 孜 |
郑码 | YAMO |
四角 | 18440 |
电码 | 1320 |
区位 | 5546 |
五行 | 五行属金的字 |
注音 | ㄗ |
结构 | 左右结构的字 |
分类 | 生僻字姓标准字 |
笔顺读写 | 横撇/横钩、竖钩、提、撇、横、撇、捺 |
统一码 | 5B5C |
形近字 | |
总笔画 | 共7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5213134 |
英语翻译 | be as diligent as possible |
部首是[子]的字
孞(xìn ) 孒(jué ) 孥(nú ) 孼(niè ) 孓(jué ) 㝈(luán ) 学(xué ) 㝃(fàn,miǎn,wǎn ) 孻(nái ) 孪(luán ) 孺(rú ) 子(zǐ ) 孔(kǒng ) 孴(nǐ ) 孠(sì ) 孾(yīng ) 㝄(chún,qì,rùn ) 孑(jié ) 孭(miē ) 孯(qiān ) 㝅(gòu ) 孰(shú ) 㜿(xù ) 孫(sūn,xùn ) 孟(mèng ) 存(cún ) 㝁(xún ) 孧(yòu,niū ) 㜾(hái ) 孹(bò )读音是[zī ]的字
頾 玆 資 谘 鼒 齜 緇 纃 孜 龇 鄑 崰 鎡 鯔 咨 资 嵫 茲 茊 赀 嗞 紎 赼 姿 髭 錙 鈭 辎 輺 輜笔画是[7]的字
沖 形 芞 邰 佔 刭 尨 劳 劲 忯 囤 亨 尾 证 邴 呃 杊 肖 杩 㘪 妏 呜 㚮 灼 匣 饫 把 忭 巠 苂孜字组词
汉字解释
见“孜孜”。
康熙字典
孜【寅集上】【子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子之切《集韻》《韻會》津之切《正韻》津私切,音咨。《說文》汲汲也。一曰力篤愛也,勤也。《書·益稷》予思日孜孜。
又《君》惟日孜孜,無敢逸豫。經傳通作孳。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孜【卷三】【攴部】
汲汲也。从攴子聲。《周書》曰:“孜孜無怠。”子之切
说文解字注
(孜)孜孜、二字今補。汲汲也。廣雅。孜孜、汲汲、劇也。按汲汲與彶彶同。急行也。从攴。子聲。子之切。一部。周書曰。孜孜無怠。大誓篇文。見詩文王正義引。又見史記周本紀。字作孳孳。按伏生二十八篇本無大誓。民閒後得大誓。博士習而讀之。合二十八篇爲二十九篇。司馬遷史記、董仲舒對策、劉向說苑、及終軍、班伯、谷永、匡衡、平當奏對多用之。此今文大誓也。孔安國得壁中古文。有大誓三篇。古文家馬、鄭、王皆作注。與今文字或異。如流爲雕。馬曰雕、鳥。此古文大誓作雕之證。尙書大傳、鄭所引禮說、周本紀、董仲舒傳皆作烏。此今文大誓作烏之證。鄭注云。雕當爲雅。雅、烏也。此據今文正古文也。說文此及搯下涘下所引皆古文大誓也。許作孜。史記作孳。葢亦古文今文之異也。唐孔穎達、賈公彥謂枚頤本三篇爲眞古文。則不得不謂馬、鄭、王所注爲今文大誓。詳見古文尙書撰異。
方言
◎ 粤语:z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梅县腔] zii1 [宝安腔] zu1 [海陆丰腔] zih1 sii1 [台湾四县腔] zih1 si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