頞解释_读写
頞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頞 |
拼音 | e |
读音 | 读è的字 |
五笔 | PVDM |
部首 | 部首是頁的字 |
仓颉 | JVMBC |
简繁对应 | 頞 |
郑码 | WDZG |
四角 | 31486 |
电码 | 7326 |
区位 | |
五行 | |
注音 | ㄜˋ |
结构 | 左右结构的字 |
分类 | |
笔顺读写 | 点、点、横撇/横钩、撇点、撇、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
统一码 | 981E |
形近字 | 齃,?,額 |
总笔画 | 共15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
英语翻译 | (nose) bridge |
部首是[頁]的字
顁(dìng ) 頷(hàn ) 䫪(shuǎng ) 顤(yáo ) 䫖(chěn,huǐ,nòu,shèn,tíng,yà,zhù ) 頶(hú ) 頄(qiú ) 䫇(rán ) 䫃(chún ) 顏(yán ) 項(xiàng ) 頲(tǐng ) 頺(tuí ) 䫷(è ) 頍(kuǐ ) 頣(shěn ) 頡(jié ) 䪲() 頻(bīn,pín ) 䫤(míng ) 䫅(sàn ) 顱(lú ) 䫘(hé ) 顄(hàn ) 頜(hé ) 頻() 䫒(mén ) 頫(fǔ ) 顉(qīn ) 顰(pín )读音是[è ]的字
琧 䙳 湂 遻 偔 鰐 軶 鑩 蝁 噩 鍔 歞 顎 硆 廅 砐 扼 戹 阨 㗁 悪 萼 腭 苊 豟 餓 谔 歺 㩵 匎笔画是[15]的字
镇 緲 䛶 𢡄 䲶 墲 練 聧 蝣 鲤 䅻 㿀 㨻 䔿 緷 璆 霅 緥 嬊 磉 緸 褦 㡢 䎫 諓 䭫 禥 誾 鋍 㦎頞字组词
汉字解释
鼻梁:“举疾首蹙~而相告。”
康熙字典
頞【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烏割切《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音遏。《玉篇》鼻莖也。《孟子》疾首蹙頞而相告。《莊子·至樂篇》深矉蹙頞。
又《博雅》䪼也。
又《釋名》頞,鞍也。偃折如鞍也。
又幽頞,獸名。《山海經·幽頞贊》幽頞似猴,俾愚作智。觸物則笑,見人佯睡。好用小慧,終是嬰繫。
又《玉篇》亦作齃。《史記·蔡澤傳》魋顏蹙齃。《註》齃,烏葛反。
又音案。《史記·西南夷傳》秦時常頞略通五尺道。《註》頞,音案。孚遠曰:常頞,疑人姓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頞【卷九】【頁部】
鼻莖也。从頁安聲。齃,或从鼻曷。烏割切
说文解字注
(頞)鼻莖也。鼻謂之準。鼻直莖謂之頞。史記唐舉相蔡澤曰。先生曷鼻、巨肩、魋顏、蹙齃。旣言鼻又言頞者。曷同遏。遏鼻、言其內不通而齆。蹙齃、則言在外鼻莖也。鼻有中斷者。蔡澤、諸葛恪之相是也。有憂愁而蹴縮者。孟子言蹙頞是也。有病而辛頞者。此言其內酸辛、素問所言是也。从。安聲。烏割切。十五部。釋名曰。頞、鞍也。偃折如鞍也。知固可讀如安。
方言
◎ 粤语:aa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ot7 [客英字典] ot7 [台湾四县腔] o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