旛解释_读写
旛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旛 |
拼音 | fan |
读音 | 读fān的字 |
五笔 | YTTL |
部首 | 部首是方的字 |
仓颉 | YSOHW |
简繁对应 | 旛 |
郑码 | SYPK |
四角 | 08269 |
电码 | 2473 |
区位 | |
五行 | |
注音 | ㄈㄢ |
结构 | 左右结构的字 |
分类 | |
笔顺读写 | 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撇、点、撇、横、竖、撇、捺、竖、横折、横、竖、横 |
统一码 | 65DB |
形近字 | 幡 |
总笔画 | 共18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
英语翻译 | a pennant,a banner |
部首是[方]的字
旑(yǐ ) 旘(zhì ) 旄(máo,mào ) 旇(pī,bì ) 旃(zhān ) 旋(xuán,xuàn ) 斿(liú,yóu ) 旜(zhān ) 施(shī ) 旆(pèi ) 斻(háng ) 旛(fān ) 旒(liú ) 斾(pèi ) 旌(jīng ) 㫅(chá,qí,shí ) 旗(qí ) 旁(páng,bàng ) 㫃(yǎn ) 旞(suì ) 旂(qí ) 族(zú ) 旟(yú ) 㫎(gǔn,kuài ) 旐(zhào ) 斺(chǎn,jiè ) 旖(yǐ ) 旔(jiàn ) 於(wū,yū,yú ) 旀(mèi )读音是[fān ]的字
翻 轓 藩 嬏 帆 颿 幡 忛 鱕 勫 飜 旙 繙 憣 旛笔画是[18]的字
鮷 䒇 㽬 糤 䡬 䫙 軁 簟 旛 糨 謭 蟛 竄 鎔 簜 㰈 鬆 䄡 顎 㹗 䜈 䆂 騊 䡰 髂 鮸 攂 瀃 㵿 隴旛字组词
汉字解释
同“幡”。
康熙字典
旛【卯集下】【方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集韻》《韻會》孚袁切,音番。《說文》幅胡也。《註》徐鉉曰:胡,幅之下垂者也。《釋名》旛,幡也。其貌幡幡然也。《玉篇》旌旗總名也。《後漢·禮儀志》立靑旛。
又《廣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旛【卷七】【㫃部】
幅胡也。从㫃番聲。孚袁切〖注〗臣鉉等曰:胡幅之下垂者也。
说文解字注
(旛)旛胡也。各本作幅胡也。今依葉石林抄宋本及韵會所據本訂。韵會作幡胡。幡卽旛之俗。序例。所以書幡信。字亦從俗。叚巾部之幡爲旛而旛廢矣。旛胡葢古語。如㼾甎之名㽃瓳。見廣雅。漢堯廟碑作墦?。玉曰璠璵。艸木盛曰緐廡。皆雙聲字。凡旗正幅謂之縿。亦謂之旛胡。廣韵云。旛者、旗旐總名。古通謂凡旗正幅曰旐。是則凡旗幅皆曰旛胡也。吳語。建?胡。韋注。?胡幡也。幡卽旛字。與許互相發明。旛胡卽?胡。謂大也。吳都賦作祀姑。誤。謂旗幅之下者。集韵、類篇、韵會皆有此七字。今據補。从㫃。番聲。孚袁切。十四部。按當依符袁切。
方言
◎ 粤语:f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fan1 [陆丰腔] fan1 [客英字典] fan1 [海陆丰腔] fan1 [客语拼音字汇] fan1 [台湾四县腔] fan1 [宝安腔] fa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