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解释_读写
匏
名称 | 内容 |
---|---|
汉字名称 | 匏 |
拼音 | pao |
读音 | 读páo的字 |
五笔 | DFNN |
部首 | 部首是大的字 |
仓颉 | KSPRU |
简繁对应 | 匏 |
郑码 | GDZR |
四角 | 47212 |
电码 | 0549 |
区位 | 6243 |
五行 | 五行属水的字 |
注音 | ㄆㄠˊ |
结构 | 左右结构的字 |
分类 | 姓 |
笔顺读写 | 横、撇、点、横、横、竖折折钩、撇、横折钩、横折、横、竖弯钩 |
统一码 | 530F |
形近字 | 包,瓟,鞄 |
总笔画 | 共11画的字 |
笔顺编号 | 13411535515 |
英语翻译 | gourd,musical instrument |
部首是[大]的字
奨(jiǎng ) 奖(jiǎng ) 夶(bǐ ) 奒(kāi ) 夹(jiā,jiá,gā ) 夲(tāo,běn ) 头(tóu,tou ) 夳(tài ) 㚒(shǎn ) 奪(duó ) 奣(wěng ) 夾(jiā,jiá,gā,xiá ) 奰(bì ) 奅(pào ) 㚗(qié,xié ) 㚑() 奩(lián ) 套(tào ) 奍(quān,juàn ) 奁(lián ) 奛(huǎng ) 奈() 夺(duó ) 奚(xī ) 㚜(xù,yù ) 奌(diǎn ) 爽(shuǎng ) 夻(huà ) 奡(ào ) 奋(fèn )读音是[páo ]的字
䩝 庖 褜 爮 軳 匏 㚿 麅 鞄 垉 狍 袍 咆笔画是[11]的字
悺 清 㨆 您 眲 勘 䇥 䚹 萟 桵 菄 婨 㹷 袴 埲 䣩 殓 绯 掐 焄 铠 貪 剨 掗 䓠 盖 菔 戝 䟛 㴃匏字组词
汉字解释
(名)匏瓜;葫芦的一种。
康熙字典
匏【子集下】【勹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音庖。《說文》瓠也。从夸,包聲。取其可包藏物也。《詩·邶風》匏有苦葉。《註》陸佃曰:短頸大腹曰匏。《陸璣詩疏》匏葉少時可爲羹。
又可淹煮,至八月葉卽苦。《嚴粲·詩緝》匏經霜葉枯落,乾之腰以度水。《魯語》苦匏不材於人,共濟而已。
又《爾雅翼》匏在八音之一,笙十三簧,竽三十六簧,皆列管匏內,施簧管端。
又以爲飮器。《詩·大雅》酌之用匏。《禮·郊特牲》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
又《韻會》匏瓜,星名。在河鼓東。《集韻》或作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匏【卷九】【包部】
瓠也。从包,从夸聲。包,取其可包藏物也。薄交切文三
说文解字注
(匏)瓠也。瓠下曰。匏也。與此爲轉注。匏判之曰蠡、曰瓢、曰?。邶風傳曰。匏謂之瓠。謂異名同實也。豳風傳曰。壺、瓠也。此謂壺卽瓠之假借字也。从包。从瓠省。瓠省舊作瓠聲。誤。韵會作从夸、包聲。亦誤。今正。从包瓠者、能包盛物之瓠也。不入瓠部者、重包也。包亦聲。薄交切。古音在三部。包、逗。取其可包藏物也。說从包之意。藏當作臧。
方言
◎ 粤语:paau4
◎ 客家话:[梅县腔] pau2 [海陆丰腔] pau2 [客英字典] pau2 [宝安腔] pau2 [客语拼音字汇] pau2 po2 [台湾四县腔] pau2 [陆丰腔] pau3
◎ 潮州话:颇欧5(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