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挞伐成语接龙_解释
大张挞伐
名称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大张挞伐 |
释义 | 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张:施行;挞伐:征讨)。 |
拼音 | dà zhāng tà fá |
类别 | 偏正式中性四字近代常用 |
出处 | 清 吴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
示例 | 我国若不大张挞伐,一奋神威,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他那里肯甘心就范呢!(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
用法 | 动宾式;作谓语;多用于书面语。 |
词性 | 大张挞伐是中性词。 |
繁体 | 大張撻伐 |
近义词 | 大动干戈(dà dòng gān gē):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口诛笔伐(kǒu zhū bǐ fá):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大力声讨 |
反义词 | 和平共处(hé píng gòng chǔ):彼此不发生军事冲突而共存。 |
英文翻译 | attack on a grand scale |
谜语 |
成语开头相关:
成语首字母相关:
成语结尾相关:
大张挞伐造句:
1、封建社会不仅通过侮称对上述几类女人大张挞伐,而且还要对她们绳之以法。
2、如果他们一旦坚决支持我们,也就同我们一样成了拉丁美洲大张挞伐的对象。
3、清代中期,汉学形成了独立的学术派别,与宋学形成了壁垒分明的对立,汉学对宋学大张挞伐。
4、红难又起大张挞伐脂批重疑小试推敲。
5、一旦国家无内顾之忧,陛下可以整军经武,对东虏大张挞伐,以雪今日之耻,永绝边境之患。
6、江湖人不论是英雄好汉,或者是邪巨外道,一旦引起官府的注意,大张挞伐,结果下场将够惨的。
成语接龙:
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民不聊生:聊:依靠。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生意盎然: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然糠自照: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照妖镜:传说能照出妖魔鬼怪原形的宝镜。比喻借以看穿阴谋诡计的事物。
镜里采花:见“镜里观花”。
花辰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夕惕若厉:若:如;厉:危。朝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稍懈。
厉兵粟马: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相关成语:
大梦初醒 肥头大耳 无万大千 雷大雨小 蔚为大观 麻痹大意 大浪淘沙 兹事体大 大惊失色 通邑大都 泥多佛大 吃小亏得大便宜 大大方方 人小鬼大 大白于天下 胆大心粗 大器晚成 张大其词 名山大川 张脉偾兴 瞋目张胆 七嘴八张 大张其词 纲挈目张 指李推张 东张西望 张大其词 张皇莫措 烟炎张天 慌里慌张 改弦更张 拔刃张弩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大张旗鼓 顺风张帆 范张鸡黍 东张西觑 张眼露睛 大张挞伐 戕身伐命 党同伐异 大张挞伐 洗髓伐毛 旦旦而伐 东讨西伐 撞钟伐鼓 笔诛墨伐 伐功矜能 伐罪吊民 克伐怨欲 笔伐口诛 伐毛洗髓 直木先伐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 操斧伐柯 邪不伐正 伐毛换髓 自矜功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