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三分成语接龙_解释
鼎足三分
名称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鼎足三分 |
释义 |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拼音 | dǐng zú sān fēn |
类别 | 紧缩式中性四字古代 |
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
示例 | 汉家王气已将尽,鼎足三分各自雄。(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
用法 | 作宾语、定语;指三方分立。 |
词性 | 鼎足三分是中性词。 |
繁体 | |
近义词 | 三足鼎立(sān zú dǐng lì):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鼎足而三(dǐng zú ér sān):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
反义词 | |
英文翻译 | a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
谜语 |
成语开头相关:
成语首字母相关:
成语结尾相关:
鼎足三分造句:
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2、想当年在卧龙修真养性,论阴阳习兵法博古通今,仙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我算就汉家业鼎足三分,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东西征南北剿保定乾坤。
3、刘焉者,雄人也,然其子暗弱,西蜀诸将貌合心离,备欲争天下,必图益州,以吾观之,天下终将鼎足三分而立哉!兄为荆南上将,亦善为之。
4、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5、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将领、战略家,在孙氏开基立业,创立鼎足三分格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6、凄怆盛衰颠,源起轩辕,鼎足三分未成篇。
7、比如赤壁之战,是奠定鼎足三分局面的关键战役,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资治通鉴》等史书对此亦有详细记载。
8、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
成语接龙:
分烟析生:见“分烟析产”。
生机盎然:充满生气和活力的。
然糠自照: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照天蜡烛:照亮天空的烛光。比喻官吏的明察
烛尽光穷:蜡烛燃尽,烛光消失。比喻人死后意识也消灭。
穷措大:措大:醋大,指读书人。穷困的读书人。
大处落墨:画画或写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笔墨;着意下功夫。也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抓住关键。
墨迹未干: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干巴利脆:见“干巴利落”。
相关成语:
三分鼎立 瓦棺篆鼎 焚香列鼎 鼎铛玉石 扛鼎拔山 尝鼎一脔 九鼎不足为重 龙去鼎湖 天下鼎沸 函牛之鼎 革故鼎新 鼎鱼幕燕 四海鼎沸 钟鼎山林 大烹五鼎 调和鼎鼐 钟鸣鼎食 举鼎绝脰 重裀列鼎 心有余而力不足 卑谄足恭 美中不足 情若手足 足不窥户 骈肩累足 重足累息 椎心顿足 百足不僵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企足而待 贵冠履轻头足 不足为奇 侧足而立 椎胸跌足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顿足捩耳 雁足留书 兄弟手足 两面三刀 五大三粗 三折肱,为良医 二三其操 三饥两饱 三茶六礼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距跃三百 三翻四覆 蹄閒三寻 三街六巷 二心三意 三徙成都 勇贯三军 退徙三舍 一步三摇 三兽渡河 是非分明 擘两分星 不分轻重 擘肌分理 分化瓦解 分烟析生 鸾凤分飞 缘悭分浅 分心劳神 分心挂腹 不分皂白 余光分人 逢人且说三分话 二分明月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分三别两 分守要津 铢两分寸 分形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