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谏饰非成语接龙_解释
拒谏饰非
名称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拒谏饰非 |
释义 | 谏:劝告;饰:遮掩;遮盖;非:错误。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
拼音 | jù jiàn shì fēi |
类别 | 联合式贬义四字古代常用 |
出处 | 荀况《荀子 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
示例 | 毛泽东《评蒋介石在双十节的演说》:“但是他不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个政策或工作方法去找振作的方法,他找到了拒谏饰非的方法。 |
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
词性 | 拒谏饰非是贬义词。 |
繁体 | 拒諫飾非 |
近义词 | 文过饰非(wén guò shì fēi):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文、饰:掩饰;过、非:过失、错误。 |
反义词 | 从善如流(cóng shàn rú liú):从:听从;善:指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如流:像水从高处流下那么快。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 严于律己(yán yú lǜ jǐ):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
英文翻译 | reject criticisms and whitewash mistakes(reject good advice and gloss over faults) |
谜语 |
成语开头相关:
成语首字母相关:
成语结尾相关:
拒谏饰非造句:
1、自朝廷用王安石为相,变易祖宗制度,专以聚敛为急,拒谏饰非,驱忠立佞。
2、而反观中国古代的许多昏暴之君,之所以败国亡家,也往往与朝纲独断、拒谏饰非有一定关系。
3、商纣拒谏饰非,残害忠良,使得朝中大臣、贵族以及诸侯和周边方国也都离心离德。
4、拒谏饰非结果是小缺点成为大错误,甚至会断送了企业。
5、唐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导致国亡家灭为鉴,“开怀抱,纳诤谏”。
6、敝人不是没有开导他,可此人拒谏饰非,让人无法从中周旋,那么就只能认真查询,来个骑驴觅驴。
7、人说“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袁绍那两只耳朵,喜谗听佞,有不如无,他的战略决策一误再误,和他拒谏饰非、不纳忠言有直接关系。
8、像他这样拒谏饰非,一意孤行,是非常危险的。
9、为什么?因为曹操握发吐哺、兼听广纳,袁绍却拒谏饰非、不纳忠言。
成语接龙:
非我莫属:莫:没有;属:隶属。除我以外不能属于任何人。
属垣有耳:有人靠着墙偷听。
耳鬓相磨:鬓:鬓发;相: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工愁善病:指很容易发愁得病。
病魔缠身:指长期患病。
身死名辱:辱:玷辱。人死了声誉还受到了玷辱。
辱身败名:指自身受辱,名声败坏。
名利双收: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相关成语:
虫臂拒辙 投梭之拒 拒谏饰非 严词拒绝 拒人千里 饰非拒谏 来者不拒 拒之门外 拒人于千里之外 深闭固拒 引虎拒狼 拒狼进虎 来者勿拒 拒虎进狼 引狼拒虎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螳螂拒辙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不可抗拒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谏尸谤屠 正谏不讳 谏争如流 犯颜直谏 犯言直谏 直言切谏 三谏之义 直言正谏 纳谏如流 饰非拒谏 公规密谏 主文谲谏 拒谏饰非 犯颜敢谏 正言直谏 犯颜进谏 直言极谏 犯颜极谏 缘鹄饰玉 顺过饰非 舞文饰智 矜己自饰 补过饰非 饰情矫行 絺章饰句 掩过饰非 粉饰场面 饰垢掩疵 饰非文过 矫情饰行 饰非拒谏 粉饰太平 饰词矫情 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 饰非遂过 拒谏饰非 文过饰非 止暴禁非 人非草木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习非胜是 非罴非熊 逢恶导非 非人不传 众多非一 伯玉知非 心谤腹非 说是道非 为非作歹 非昔是今 非常之谋 用非所学 自以为非 终非了局 泥古非今 拒谏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