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存若亡成语接龙_解释
若存若亡
名称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若存若亡 |
释义 |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
拼音 | ruò cún ruò wáng |
类别 | ABAC式联合式中性四字古代常用 |
出处 | 先秦 李耳《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
示例 | 明·李贽《史纲评要·三皇五帝纪·人皇氏》:“后世人天路隔,心量浅隘,上世之事,若存若亡矣。” |
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难以捉摸。 |
词性 | 若存若亡是中性词。 |
繁体 | |
近义词 | 若有若无(ruò yǒu ruò wú):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
反义词 | |
英文翻译 | |
谜语 |
成语开头相关:
成语首字母相关:
成语结尾相关:
若存若亡造句:
1、超当其梦也,精爽感悟,嘉其美异,非常人之容,觉寤钦想,若存若亡,如此三四夕。
2、此时跟平时的修炼一般,修炼时渐渐到达忘去身体的感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
3、昊天顿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
4、吐惟细细,纳惟绵绵,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方为真息。
5、你就当我不存在,按照你自己理解的,将微意守于丹田,只用丹田呼吸,若存若亡,似有似无。
6、知游心于无限,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
7、仰苍苍之色者,不足知其远近;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灭者哉。
8、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9、上极无上大罗玉清,渺渺劫仞若存若亡。
1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世闻道,大笑之。
11、他双目垂帘,双手很自然的交叉在一起,摊在大腿上,一动不动,有如泥胎木偶一般,唯有气息自然绵长,若存若亡。
12、他闭上眼睛,全身慢慢放松,精神逐渐进入若存若亡、幽明交替的冥想状态。
13、从此渐渐到达忘去身体的感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
14、无声,不结滞,不粗浮,出入绵绵,若存若亡。
15、按照心法的要求盘膝闭目,处于恬淡虚无的境界,此时呼吸绵绵,若存若亡,无思无虑,慢慢地身体内会产生麻痒的感觉,这就是灵气入体的征兆。
16、就在这刹那间,一种若存若亡的惘然感觉充盈了杨昊的整个心胸。
17、这就是‘道昭如日月,法若存若亡,术杳如幽冥’,简而言之,就是道昭法隐术不传。
18、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19、若存若亡,似有似无,先存后忘,知而不守。
20、他们的呼吸渐微,若有若无,身体出现浮,轻,飘,若存若亡的感觉。
21、这话若是被小静听到,那还了得?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成语接龙:
亡立锥之地:亡:无;立锥:插锥子。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其贫困。
地广人众:指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众志成城:众人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固的城墙。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 大。城;城墙。
城门鱼殃: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殃国祸家:殃:造祸为害。使国家家庭受到祸害。
家翻宅乱:形容家里吵吵闹闹,不得安宁。
乱扣帽子:指随意给别人定性。
子为父隐: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
隐隐绰绰:隐隐约约。
相关成语:
言行若一 君子之交淡若水 夕惕若厉 固若金汤 见善若惊 尊严若神 欣喜若狂 若有所亡 惜墨若金 沉痼自若 烂若舒锦 情若手足 思若涌泉 神色自若 翩若惊鸿 优游自若 轻若鸿毛 宠辱若惊 旷若发矇 存亡危急之秋 过化存神 目击道存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片瓦不存 心存芥蒂 永存不朽 弃文存质 主敬存诚 存心养性 治乱存亡 片甲无存 同生死,共存亡 存荣没哀 死生存亡 罗缕纪存 荡然无存 存亡续绝 去伪存真 亡戟得矛 人琴俱亡 其道亡繇 进退存亡 兴废存亡 亡国之音 存亡安危 家亡国破 国之存亡,匹夫有责 国破家亡 存亡危急之秋 存亡继绝 败国亡家 兴亡成败 千古兴亡 亡猿灾木 亡可奈何 瞰亡往拜 生荣亡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