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知之成语接龙_解释
生而知之
名称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生而知之 |
释义 | 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
拼音 | shēng ér zhī zhī |
类别 | 偏正式中性四字古代常用 |
出处 | 《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示例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 韩愈《师说》)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本能。 |
词性 | 生而知之是中性词。 |
繁体 |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学而知之 |
英文翻译 | know without learning(be born wise) |
谜语 | 天才 |
成语开头相关:
成语首字母相关:
成语结尾相关:
生而知之造句:
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人非“生而知之”,那么,一定是“学而知之”、“思而知之”、“行而知之”。
3、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师,有问题要不耻下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6、任何人都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
7、人非生而知之。世上没有知足的女人。
8、人非生而知之,没有人天生是行家.
9、人非生而知之者。解释: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明白道理和学业的。
10、生而知之,干霄凌云,得天独厚,旷世奇才!
11、天才这个字本来含意极其暖昧,它的定义,决不是所谓“生而知之,不学而能”。
12、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4、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5、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16、“生而知之”就是说,我们身上的美德和智慧是与生俱来的,只需要经过启发和打磨,就可以显现出来。
17、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8、天才这个字本来含意极其暖昧,它的定义,决不是所谓“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
19、的。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
2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1、孔子认为获得知识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这三种学习的办法,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
22、一个声音从高远背后响起,回头一看,却是石教授,他一边走过来一边继续说“生而知之,不学而能。
23、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2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25、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6、\"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这种曾经深藏于清宫的佳器百年前流传东瀛,却成为了茶道\"器物精神\"的一抹亮色流传至今。
27、人非生而知之,没有人天生是行家。
2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成语接龙:
之死靡他:同“之死靡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玉成其美:玉成:“玉汝于成”的缩语,帮助你有所成,后用为成全之意。成全某件好事。亦作“玉成其事”。
美言不文:文:饰。美善的言辞,不需要修饰。
文恬武嬉:文官武将都耽于安乐;不以国事为务。文:文官;武:武将。
嬉笑怒骂:嬉:戏乐。指由各种感情产生的不同表现。
骂天咒地:不指明对象地诅咒漫骂
地狱变相:旧时比喻社会的黑暗残酷。
相习成风:习:习惯。指都习惯于某种做法或看法,而成为一种风习。
相关成语:
生情见景 望文生训 生死醉梦 生妖作怪 惹是生非 沉灶生蛙 无事生事 芝兰生于深林 大人先生 步步生莲花 殉义忘生 生寄死归 枯树生花 捐生殉国 生公说法 欢若平生 口齿生香 民生在勤 含章挺生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一蹴而成 树欲静而风不宁 重足而立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择善而行 扬长而去 周而不比 可望而不可即 惠而不费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叩马而谏 平心而论 执一而论 嫣然而笑 倾耳而听 鼎足而立 置之死地而后生 列鼎而食 饱汉不知饿汉饥 饮水知源 至知不谋 博者不知 茫无所知 不知其详 知遇之恩 知情达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知人知面不知心 不知利害 知二五而不知十 富在知足 见微知着 睹影知竿 学而后知不足 察今知古 不知高下 无一不知 进身之阶 众口之辩 一隅之说 尺寸之柄 儿女之情 莫逆之交 风中之烛 乌之雌雄 不臣之心 奋矜之容 切肤之痛 茵席之臣 烟火之警 知遇之荣 丘山之功 覆餗之衅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京辇之下 斗斛之禄